老陈皮透光就真吗?如何鉴别假老陈皮

新会陈皮作假,行内人称之为“做旧”。

正宗地道的干仓陈皮是阳光生晒,自然陈化,不加特殊工艺手段制成的,柑皮慢慢陈化三年,才叫陈皮,切不可操之过急。

而做旧的陈皮,一般都是先洒水、洒茶水软化陈皮,然后再高温“发酵”。这两种手段都是对陈皮品质极大的破坏,从本质上来讲,做旧陈皮是变质的低劣产品。刚刚做出来,口味品相都很有欺骗性,但时间稍长,就完全坏掉了。

据了解,来自新会一线产区的“纯干仓陈皮”不外乎“纯干仓陈皮”等几个行内知名品牌。他们选用新会核心产区的茶枝柑柑皮为材料,没有任何添加其他成份,经人工分割、晾晒后,在恒温恒湿的通风透气的洁净环境中收藏,形成“纯干仓陈皮”。为此,新会陈皮商家组织行内人士、经销商等举行一次辨析“新会纯干仓陈皮”品鉴会。


品鉴会上,陈皮专家让大家从“新会纯干仓陈皮”外形、香气、汤色、口感上通过“看、摸、闻、尝”进行鉴别。

“看外形”

来自新会核心产区的“新会纯干仓陈皮”选用优质柑皮,瓣叶饱满,三片相连,皮质纯粹干净,外边皮呈猪鬃纹,油室凸显,随着年份增长呈暗红色至棕褐色,内囊浅黄色至黄色。

“工艺陈皮”的外表皮颜色较深,甚至发黑,颜色喝褶皱不均,油点分布不均,数量较少,大小不一。

老陈皮透光就真吗?如何鉴别假老陈皮

“摸质地”

“新会纯干仓陈皮”皮质有韧性。年份越长的陈皮,皮身越轻。用指甲刮表皮,刮过的地方有油光,年份短的陈皮油光稍多,年份长的油光略少。

“工艺陈皮”皮硬而重,容易折断、碎裂,刮表皮,油光特征不明显。

老陈皮透光就真吗?如何鉴别假老陈皮

“闻气味”

冲泡“新会纯干仓陈皮”,3—8年的陈皮果香陈香参半,香气清爽扑鼻,撕开陈皮,可闻到浓郁柑橘香气;9—20年的陈皮香气转化如樟脑香、薄荷香、药香等,陈香醇厚。

“工艺陈皮”挥发油种类少,香气微弱、单一,甚至带刺鼻香气,有糖酸味、臭味等异味。

“尝味道”

年份短的“新会纯干仓陈皮”汤色呈淡黄色、杏色,口感舒适,清甜甘润,略带酸、涩;高年份的呈黄红色、茶色通透明亮,口感甘、香、醇、陈。

“工艺陈皮”汤色橙黄较为浑浊,有苦,酸,涩等不适口感。

老陈皮透光就真吗?如何鉴别假老陈皮



猜你喜欢

3月份新会柑施肥的注意事项

2023-03-22 08:55 @  新会陈皮百科

3月份是新会柑生长的关键时期,此时施肥对于柑树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。下面是3月份新会柑施肥的注意事项:

“中国陈皮之乡”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

2021-08-25 10:13 @  新会陈皮百科

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 是一座有着近1800年历史的南粤历史文化名城,也是拥有70多万海内外侨胞和港澳台乡亲的著名侨乡。源于宋代的陈皮文化,既是新会千年古郡厚重历史的见证,也是侨乡新会独有的文化瑰宝。新会陈

储存新会陈皮的五大误区,应该如何避免?

2021-05-05 07:56 @  新会陈皮百科

今天我想说一说新会陈皮的另一个新话题:新会陈皮存放的五大误区。除了怕霉变和虫蛀,烧陈皮是新会陈皮的另一种存放方式。其中霉变、虫蛀是常见的,

新会陈皮保存放冰箱还是常温保存比较好?

2021-05-05 07:48 @  新会陈皮百科

今天说一说陈皮如何保存的话题,新会陈皮应该妥善保存在哪里。 有些朋友不太了解新会陈皮。他们买了些陈皮回家了。用过一次后,他们不知道剩下的是应该放在冰箱里保鲜还是常温保存。

脸上经常出油,冲一杯“陈皮薄荷茶”可以解决。

2021-02-24 09:46 @  新会陈皮百科

新会陈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、纤维素、挥发油等成分,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,具有理气健脾的功效,而薄荷味道清凉,既可食用又能入药,有提神醒脑、利咽透疹等作用,那么,陈皮和薄荷一起有什么用的功效呢?

陈皮特色美食:陈皮水鸭汤

2020-11-20 08:47 @  新会陈皮百科

陈皮水鸭汤 食材: 玉米50克,陈皮6克,去芯莲子肉30克,炒薏米30克,淮山12克,生姜10克,水鸭肉250克。

陈皮特色美食:(陈皮脆虾)陈皮香脆大虾

2020-11-20 08:44 @  新会陈皮百科

陈皮特色美食:(陈皮脆虾)陈皮香脆大虾 原料: 基围虾400克,陈皮50克,干辣椒节20克,薄荷叶、大葱节各少许。

大红、二红、微红大量上线了,你摘柑了吗?2020年新会柑价格是?

2020-11-20 08:24 @  新会陈皮百科

十一月中旬了 每到这个季节 江门新会就有一大事 那就是摘新会柑来晒陈皮! 今年你要收藏陈皮吗?

你了解什么是“圈枝柑树”吗?市面上到底有多少是“真货”?

2020-11-15 09:08 @  新会陈皮百科

圈枝柑、原枝柑、茶枝柑,都是啥? 首先要明确一点,“新会柑”只是俗称,助于识别源产地,其学名为“茶枝柑”。而根据种植栽培的方法不同,又有“圈枝柑”和“驳枝柑”的说法,两者均属茶枝柑。